03-19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典型項目推動“中國標準”對接國際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項目建設是推進“一带一路”工作做实的重要抓手。近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國際合作典型項目研討會就加強重大項目國際合作、推動“一带一路”建設進行交流、研討。與會代表認爲,中國項目在走出去過程中,也將助力“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不断对接。
作为“一带一路”沿線最大的在建燃油電站項目,由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沙特延布三期燃油電站項目3號、4號機組正在按照規劃順利建設。山東電建三公司海外市場部總經理朱林濤介紹,項目運用國際化招標、承包模式,利益相關方較多。不過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和國際標準對接,最終推動運營良好、贏得業主信賴。
朱林濤說:“我們雖然是由德國公司做了國際標準要求,我們的生產製造在武漢、北京也都符合國際標準的要求,也都對中國的標準進行了對標,同時也建立了國際標準庫,共建立標準300餘冊。項目上嚴格按照國際的標準,編制了40多個管理體系文件,覆蓋了項目管理的各個方面,針對每一個施工項目要符合歐美標準的工作程序和質量控制計劃,和“中国标准”相结合,确保质量管理全面到位。”
朱林濤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工程建設尤其是電力工程各種標準相比國際標準並不遜色,然而由於進入時間較晚,中國項目在進入國際市場時,還需要和國際標準對接。不過隨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标准”也在不断地“走出去”。朱林涛说说:“‘一带一路’建设更加促进了我们的项目‘走出去’,也更加擴大了受衆國對我們的接受度。我們目前整個集團80%的營業收入是來自於海外市場,這80%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一带一路’沿線市場,所以這也有助於我們推動中國的設計產品製造標準的‘走出去’。”
2017年5月正式開通的蒙內鐵路正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典範。這條連接肯尼亞東部港口蒙巴薩和首都內羅畢的鐵路,全線採用“中国标准”。这也是海外首条采用“中国标准”全方位運營維護的國際幹線鐵路。肯尼亞駐華大使塞雷姆介紹,這是肯尼亞第一條採用新標準、新設備、新技術建成的現代化鐵路,未來隨着項目移交,希望肯尼亞能夠建立自己的標準,掌握髮展的鑰匙。“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希望能夠由肯尼亞當地的人完全把項目接收過來的。現在項目也在對肯尼亞當地員工進行培訓,讓他們能夠掌握這些標準、技能。”塞雷姆说。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祕書長周曉飛介紹,未來將積極推進政策規則標準“软联通”。“這是深化和擴大項目建設國際合作的重要保障。中國願意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加強合作,推進融資、稅收、海關監管、工業標準、工程施工等領域的政策規則對接和標準互認,爲合作建設項目鋪路架橋。”周晓飞说,“我們認爲,項目建設中採用哪一種規則標準,要充分考慮項目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現實承受能力,尊重他們的意願,共同商定。”央广网20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