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對外投融資基金髮展正當時 爲“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提供資金融通
日前,在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能力建設中心啓動儀式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要堅持企業爲主體、市場化原則,爲“一带一路”提供可持续的投融资支持。
近年來,爲推進“一带一路”建設、促進國際產能合作、深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互利合作,我國各類主體在境內外募資設立了一批對外投融資基金。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等六部門近日爲積極響應促進“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对外投融资基金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可以說,對外投融資基金是推進“一带一路”建設資金融通的重要渠道,是促進國際產能合作產融協作的有力抓手,是金融支持企業創新開展對外投資的有效方式。
國家發改委一位負責人表示,《意見》旨在促進對外投融資基金合理有序開展業務,引導各類對外投融資基金爲推進“一带一路”建設和促進國際產能合作提供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資金來源。中國資本通過對外投融資基金直接參與推進“一带一路”建設和促進國際產能合作,有助於中國更好適應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需要,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市場所研究員劉翔峯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外投融資基金可以促進“一带一路”可持续健康发展,对外投融资基金成为“一带一路”建設的新的推動力,可以優化募資方式、提升運行效率、完善監管體系,引導“一带一路”投资的健康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的风险可控的资金来源。
劉翔峯表示,對外投融資基金可以擴大對外投資資金的市場容量,促進我國的對外重大項目投資。引導對外投資市場更爲有序化,資金有序流動。提高我國對外投資的一體化風險管理水平,完善市場監管,使對外投資防範依法合規,推動建立各類對外投融資基金間風險分擔、利益共享機制。擴大國內國際金融市場合作。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資源,拓展對外投融資基金與國際金融組織的對接與合作,推進“一带一路”共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一带一路”建設進入全面務實合作的新階段。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與“一带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7.4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高於全國外貿增速3.6個百分點。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樑海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带一路”建設企業到外面投資,一部分企業是缺乏資金的,一般貸款渠道金額很難立馬到位。但各種各樣的投融資基金到位速度較快,爲企業的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提供了支撑的作用。另外,“一带一路”建設不僅是國企央企和大型民企的事情,也需要衆多中小民營企業去參與。但中小型企業自己貸款投資難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通過投融資基金貸款,可以爲企業走出去提供很好的輔助作用。對外投融資基金是“一带一路”建設非常重要的支撐,可以更好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強對外投融資基金管理是有序推動“一带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有效防範境外投融資風險的重要舉措。在當前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加劇的情況下,促進對外投融資基金健康發展將會有利於保障國家核心利益和境外資產安全,樹立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同時在金融擴大開放的背景下,謹防境外投融資風險向國內的傳染。從市場反應看,這將會增強我國境外投資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增強東道國的財政安全性。證券日報201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