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17
09-5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香港輸出PPP模式經驗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
“一带一路”沿線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差異較大,其中不少新興國家的基礎建設相對落後。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由2010年至2020年,亞洲新興國家的基建發展大約有8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反映基建融資存在龐大的潛在商機。
目前沿線大量的基建項目,主要以國有企業參與爲主。由於這類基建項目涉及的投資規模龐大、類別衆多,需要大量的資金、風險承擔、管理技術等。因此,通過公私營部門合作(PPP),彌補上述投資要素,並引入不同創新理念,對“一带一路”成功建设至关重要 。
作爲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香港的交通、能源、港口、機場以及其他公共事業很多都是以PPP模式進行運營,成效顯著。
“香港的PPP模式中,私營機構的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全球大部分地方的地鐵都是虧錢的,香港鐵路公司則成功將交通的營運和沿線物業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並形成持續盈利能力。”关家明表示。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下稱“港鐵)主席馬時亨5月出席股東會時表示,國家的”一带一路“建設對港鐵來說一定有機遇,例如在基建運輸方面,港鐵作爲首批”走出去“的港企,已經在英國、澳大利亞、瑞典等海外市場深耕多年,不少國家亦有邀請港鐵前往參與他們的項目發展。爲此,港鐵在2016年成立港鐵學院,促進香港鐵路專業技能和知識的輸出,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爲全球交通運輸專業服務中心。據悉,港鐵計劃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合作,共同參與今年底招標的馬來西亞吉隆坡與新加坡之間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項目合約。世紀經濟報道20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