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Back
2018
04-11
The B&R Development Forum Held in Xiamen University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沈丹陽日前在出席由廈門大學與福建省商務廳聯合主辦,廈門大學“一带一路”研究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與王亞南經濟研究院承辦的首屆廈門大學“一带一路”发展论坛时表示,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不斷擴大,投資合作持續深化,重大項目紛紛落地生根,區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站在新起點,要加強對完善貿易投資促進機制、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等重點問題的研究。
沈丹陽說,自從“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一带一路”經貿合作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在互惠中壯大。不光中國製造、中國建設、中國服務受到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歡迎,沿線國家也有更多的產品、服務、技術、資本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各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取得了五大方面積極進展。
一是貿易往來不斷擴大,增長引擎動力更強。2014 至2017年,中國同“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我國已經成爲俄羅斯、蒙古、越南、吉爾吉斯斯坦、沙特、埃及等23個沿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其中,2017年,我國對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將近7.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出口4.3萬億元,增長12.1%,進口3.1萬億元,增長26.8%。
二是投資合作持續深化,利益紐帶拉得更緊。目前,我國企業對“一带一路”相關國家累計直接投資超過了600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爲許多沿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地,不僅合作內容非常豐富,涵蓋農林開發、能源資源、加工製造、物流運輸、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合作方式也不斷拓展,從傳統的商品和勞務輸出爲主,發展到商品、服務、資本輸出“多头并进”。
走出去方面,政府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爲對外投資合作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我國企業積極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裝備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聯合走出去,使中國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等裝備製造業的技術優勢得以充分發揮。2017年,我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近144億美元,其中併購62起,投資額達88億美元,同比增長33%,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超過1440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新籤合同額的54%,較上一年增長了15%。
引進來方面,通過放寬外資准入領域,探索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營造高標準的國際營商環境等措施,沿線國家來華投資持續增長,爲“一带一路”建設拓展了新空間。2017年,沿線國家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超過了3800家,同比增長近33%。
三是重大項目落地生根,示範帶動效應更明顯。重大項目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抓手,是“一带一路”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五年來,一批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一批能源、資源合作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一批製造業項目已經竣工投產,這些項目廣受歡迎,形成了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闪亮“明珠”。
四是境外合作區陸續建成,輻射帶動作用更大。目前,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共有75個,入區企業超過3400家,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這些園區,既有加工製造型、資源利用型、農業產業型,也有商貿物流型、科技研發型、綜合開發型,它們引導中國企業集羣式走出去,實現產業集聚發展,也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工業化進程,截至2017年底,我國境外合作區上繳東道國稅費累計達22億美元,爲當地創造了21萬個就業崗位。
通過不斷優化合作區發展佈局,完善合作保障機制,拓寬資金支持範圍,創新合作區融資方式,我們與越來越多有條件、有意願的沿線國家共建經貿合作園區,吸引各國企業入園投資,逐步形成各國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產業集聚區,建成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五是自貿區建設紮實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更快。到目前爲止,中國已經和24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在這其中,有13個自貿夥伴、5個自由貿易協定涉及到“一带一路”沿線國家,包括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去年新簽署的中國—格鲁吉亚、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自贸协定为我国在“一带一路”開展國際貿易、投資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爲發展對外經貿關係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經濟參考報2018-4-11